交流活动

“诗意栖居”:著名诗人、中山大学教授张海鸥来我校讲学

作者:文\李海燕 李叶萍 潘亭 图\罗静雯 |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 发布日期:2013-06-20




 

 

    “海水未枯石未烂,人间几见双飞燕?”1127日晚,著名诗人、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张海鸥教授莅临我校,以“格律诗词文体与现代生活”为题,与广大诗歌爱好者分享了他的诗词感悟。人文学院吴广平教授主持讲座。

    在张海鸥看来,生活时时处处有诗歌,他用诗歌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对诗歌有发自生命深处的热爱。此次讲座,他以“诗意栖居”为理念,围绕格律诗词文体的地位和名称、格律诗词文体的经典性、格律诗词文体如何表述现代生活以及格律诗词与自由诗词之间的异同四个方面,紧密结合自己的诗词创作实践,详细讲述了格律诗词与现代生活的息息相关。

    张海鸥认为,格律诗词不应该因为现代诗歌的兴起失去“正夫人”的地位,并大胆预言格律诗词的地位必然会越来越高。而所谓“新诗”、“旧诗”的“新”“旧”只是时间之别,文体形态的本质区别在于格律,“格律诗词”与“自由诗词”应该对立并举。他阐述了格律诗词文体应该具备五大要素:篇式、句式、平仄、押韵和对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韵脚有位、律诗颔颈联对仗”,并以苏轼为例,阐述了古人虽去,但是经典的文体却不会死亡的真理。

    “体有新旧,情无二致”。在关于“格律诗词文体如何表达现代生活”这一问题上,张海鸥以不同时代类似情致下格律诗与现代诗如何表达的对比来阐述“格律诗词文体”与“现代生活”的紧密关系。他引经据典,表现了格律诗词文体的种种内涵气韵:古朴亲切的叙谈方式;行云流水如歌如行;矜持优雅的品性;凝重微婉的风致。

    他以杜甫《赠卫八处士》和自己居台湾所作《答李春青学兄二十二韵》为例,释“卫八”、“处士”之意,并在自己所作《答李春青学兄二十二韵》中以“病骨”指自己身陷病痛、以“飞鸿”指李春青给自己所发问候短信,表明格律诗词语言贴近生活,颇具亲切感。同时通过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尽展“歌”“行”的独特魅力,并以张伯伟教授对其所作《九寨行》的评价为例,说明格律诗词照样能抒发当代人丰富的情感。讲到他的一首为友人所做的悼词《满庭芳·悼邓红梅》,张海鸥言凝重微婉,表示格律诗词亦能将今人悼念亡友之痛抒发得沉重深刻。 

    张海鸥表示,格律诗词文体与自由诗词虽大有所异,但却具有相同的内在特质,即“隐喻的美”,表现在美的内涵,美的联想,跳跃的结构和片段叙事,典雅的语言和隐喻及韵律五个方面。他认为诗歌要表现美的理想、情怀和风景,所谓“生态诗”、“梨花体”、“羊羔体”是对诗歌的亵渎。

    两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张海鸥热情回答了同学们的各种提问。吴广平老师高度评价了张海鸥的学术研究和诗词创作,并对他能百忙中来我校讲学并指导教学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同学们深入学习古典诗词,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时代的光彩。

新闻链接:
 


    张海鸥,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及秘书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韵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词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古代文学学会秘书长、广州市语言文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方向,曾赴日本国、韩国、越南、台、港、澳地区开会、讲学、访学。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课题《宋代隐士、居士及其文学考论》、教育部课题《宋代文章形态与形态学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北宋诗学》、《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两宋雅韵》、《唐名家诗导读》、《宋名家诗导读》、《唐诗宋词经典导读》、《水云轩集》、《休暇之道》等,译著《柳永论稿》,主编《诗词写作教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