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响应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办开展的研究生走基层服务活动号召,引导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奋发成才,我校研究生院(部)在2017年暑期组织部署 9支研究生团队共80余人远赴四川泸定、四川汶川、广东顺德、广西北海、湖南邵阳、贵州从江等地,以走访基层、呵护心灵、生态调研、企业实践、科技攻关、社会调查等为主要形式开展暑期科技服务活动。
推动校企合作,助力乡村建设
在我校研究生院(部)副院(部)长曾治国,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杨骐玮、李慧慧老师的带领下,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研究生组织了一支齐心协力的队伍,前往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开展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创业交流学习”以及“普及电子商务,助力合浦县精准扶贫”等主题活动,并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老师共同组织了工作交流会。
在会议中,两校就思政管理与创新创业展开讨论,充分认识到“双创”工作的重大意义。其后,在合浦团县委与石康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团队在石康镇开展“‘电商扶贫•青年先行’合浦县电子商务技能培训。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雄副教授带队研究生,赴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并为其开发了一个O2O服务平台计算机Web全栈项目。商学院研究生暑期科技服务团在指导老师颜剩勇副院长的带领下,前往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团队走访调研了湖南碧泉潭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矿泉水厂、大鲵养殖基地、湘潭县碧泉食品加工厂、湖南华绿公司,发现了碧泉村驻地企业发展存在综合实力有待提高、缺乏高素质人才、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发扬专业特色,关注生态环境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团队在莫宏伟老师的带领下,赴浏阳大围山镇开展生态环境走访调研。科技服务团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对大围山浏阳河段周边几个村子走访调查,对村子里河流进行采样拍照,观察水的浑浊度和透明度、颜色与色度以及固体物含量。
同时队员们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向人们讲解“生态补偿”等新名词,科普发生各种灾情时怎样自救小常识,帮村民解答各种生活问题。团队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余份,收集群众反馈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对浏阳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和实地验证,制作成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图。
生命科学学院赴湖南省邵阳市金银花产业种植基地科技服务团由生命科学学院孙远东副院长及谭树华教授与研究生组成。团队调查了邵阳隆回金银花主要种植品种、市场行情及主要病虫害问题,并研究了防治病虫害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多方面防治办法,为隆回金银花的种植产业提出了合理有效、绿色健康的防治病虫害的建议。
关爱留守儿童,延续爱心行动
7月4日,在我校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团创始人兼指导老师王伟清教授的带领下,由教育学院6名研究生和17名本科生组建的志愿服务队伍赴永州市道县四中开展暑期“美丽心灵”志愿活动。
团队在永州市道县四中为82名被试对象开展“美丽心灵——道县四中夏令营”活动,服务团将被试对象分为6组进行团训,通过“解手链”、“踩气球”、“三人两足运气球” 等活动交流感情,便于志愿者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与此同时,每组的观察员在团训时对参与活动的孩子进行了详细记录。为给本次夏令营增添色彩,7月6日上午,服务团还开展了文艺汇演。成员通过表演歌曲串烧、话剧、相声、手语表演、舞蹈等节目,赢得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科技服务团成员在了解孩子们的基本心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和讨论,本次夏令营,共发展了3名重点呵护对象,并有各组主试在闭营仪式上进行汇报。汇报会上,王伟清教授指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服务团成员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动态,并以此引导孩子们的家长、老师、同辈群体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和品德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支持精准扶贫
7月13日,人文学院研究生服务团来到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开展暑期科技服务,为当地旅游发展献计献策,帮助山区侗族群众解决困难。
占里侗寨是一个绿山环绕、民族风情浓郁的美丽侗寨,村外层峦叠翠,门前小桥流水,一幢幢吊脚楼错落有致,鼓楼、风雨桥保留了古老风貌,令人流连忘返。由于强降雨,贵州大部分地区都遭遇洪水灾害,占里村通村公路也遭遇塌方。服务团队黑夜冒雨来到占里村,中途遇到塌方路段,指导老师成伟明在确定塌方路段安全的情况下,主动带领研究生下车推车助力,稀泥染黄队员白色的队服。终归顺利在当晚九点到达占里村,开始对占里侗族村民进行访谈调研。
为了更好地了解占里的旅游资源状况,团队成员们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占里的鼓楼、斗牛饲养棚、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并到农户家体验、学习了靛蓝染布工序、禾晾晒谷、糯稻脱粒等农事生产活动。在基本了解村寨情况的基础上,下午团队成员分组进入农户家中开展访谈调研,对于当地传统文化保存状况、传统文化传承措施及旅游开发政策等具体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同时采访了村寨的村干部和寨老等代表性人物,掌握了较为具体的信息材料。
监测地质灾害,致力防灾减灾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生在韩用顺教授与张东水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四川省汶川县开展暑期科技服务活动。团队深入汶川县映秀镇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开展野外考察、现场调研、访谈咨询、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工作。
为加强映秀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宣传地质灾害基本知识,服务团于8月10日举办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安全知识讲座。讲座中,服务团对与会成员进行了关于防灾减灾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包括地质地震灾害的成因、发生前兆、监测预警、防御措施、紧急逃生、灾后卫生防疫及灾后重建等,着重介绍了地震相关知识。成员与到场村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解答了居民在防灾减灾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疑问。
由魏俊锋、张勇老师带队的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另一支服务团则前往四川省泸定县调研海螺沟冰川。团队成员将所学的地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采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螺沟冰川的变化情况和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地质勘测,对该区冰川和风险灾害进行全面评估。团队也制作了一些针对冰川退缩的防治工作、冰川宝贵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冰川灾害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册,让团队的科技成果能真正造福服务于民。
“通过本次暑期科技服务专项活动的开展,我们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锻炼了能力,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展现了我校研究生的精神风采。”研究生会主席魏庆龄对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