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迎福,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和参与国家基金6项,省级科研课题7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5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3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陕西科技调研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与出版专著2部。
“同学们,请大家好好复习一下随机信号和相关分析的内容,明天上课要做多选题哦。”9月27日下午17:49分,“嘟嘟——”两声,15级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下称“机电学院机械专业”)卓越班学生余海鹏手机上“雨课堂”的微信公众号出现了这样一条微信推送。余海鹏看到提醒,会心一笑,在推送后面跟评:“知道了老师,我们会复习的。”
9月28号上午7:50分,此时,距离第一节课上课还有十分钟,15级机电学院机械专业卓越班的学生已将第五教学楼204课室坐的满满当当,35位学生纷纷拿出手机扫描投影屏幕上的二维码进行签到。“还有几位同学没有扫码签到哩!这堂课,我们还是按照老规矩来,充分利用好你们手机来听课。”郭迎福边说边晃动着手机向台下学生们示意。
在大学课堂里,手机俨然是影响学生听课的“大魔头”,而在郭迎福的课堂上,手机怎么会变成了辅助学生上课的“小天使”呢?对此,郭迎福用他开创性的教学模式给出了答案。
回想起对郭迎福的第一印象,学生朱彬的语气里充满了不可思议:“郭老师看上去憨憨的,黝黑的皮肤、缓慢的语调,给人感觉像是一个按部就班上课的老师。”而第一堂课后,朱彬十分咋舌,不同于其他老师在课堂上对手机的避之不及,郭迎福非但不禁止学生带手机,还“石破天惊”地利用手机来教学。
“大家看到手机PPT上的第四题,30秒内选出自相关函数的性质。”郭迎福的话音刚落,学生的手机上就出现了对应的习题。“我觉得μx²-σx²≤Rx(τ)≤μx²+σx²等号在Ⅰρx(τ)Ⅰ≤1的情况是成立的,A选项可以选。”“我觉得不成立……”郭迎福边听着课堂下学生们讨论的声音,边将实时的课堂做题情况传送到投影上。“30秒内,答题成功的有33位同学,完全正确的有19位,看来这个基本概念还是难住你们了呀!”郭迎福笑言到。
“以前上课我也很苦恼,看到后排的同学低下头玩手机,我就忍不住提醒,提醒次数一多就容易打乱上课节奏,影响其他认真上课的学生,不提醒我又心里难受。”郭迎福表示,这堂课他教授的是《信号处理及测试技术A》,这是机械专业学生提高专业能力的课程,授课内容环环相扣,少听一会儿就可能漏过一个重要公式的推导思维。郭迎福不愿让自己的学生在专业能力上出现漏洞,因此,很早他就意识到要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就必须解决手机问题。
能不能把学生的手机利用起来,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呢?学校没有先例可以借鉴,那自己可不可以做这个变革的先行者呢?郭迎福冥思苦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手机教学微信公众号“雨课堂”,并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课前一天,在“雨课堂”里发送预复习推送,并且附上相关课程的链接和习题,检查学生预复习的情况;课程中,将学生的手机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并将黑板上的投影屏幕同步至学生手机,这样即便是后排的学生也不担心投影的效果;一有学生退出系统,控制系统就会提醒郭迎福,这样也不需要担心学生用手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老师,自相关函数的性质是怎样得到的?”突然,投影屏幕上飘过这么一条弹幕。郭迎福看着弹幕,“大家想想看?”“不知道。”讲台下的学生异口同声道。“还好有弹幕,不然我又要夸自己这节课讲的完美了。”郭迎福耸了耸肩,“我们再来一遍。”
单纯的习题讲解和公式推导是枯燥乏味的,如何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呢?郭迎福发现 “雨课堂”具有弹幕功能后,立刻将其运用在了课堂之中。“利用弹幕,我可以调节自己讲课的速度,及时掌握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而且‘雨课堂’里有‘不懂’按钮,我的控制系统如果收到学生对于题目的不懂反馈较多,那我就会重新再讲解。”郭迎福说到。
“大家看,这是我去西藏旅游的照片,你们看到我照片背景里的管道了么?假设这个管道发生泄露的情况,我们要怎么找到泄露点呢?”看着台下状态逐渐消沉的学生们,郭迎福立刻调动起他的另类提神“杀手锏”——自己的照片。“郭老师还是很潮的,知道年轻人流行表情包文化。为了调动我们的课堂气氛,不惜把自己的照片作为搞怪的对象。”学生余海鹏笑到。
在推导μx²-σx²≤Rx(τ)≤μx²+σx²时,郭迎福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长长的教棍指着PPT上的重点之处。单单口述,他觉得表达不够详细,随后又立刻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做推导。小小的方寸讲台,留下他一次次旋转、落笔的剪影,一堂课下来郭迎福的后背完全被汗水打湿了。“我本来觉得郭老师利用手机上课,这样可以省心很多。但是两节课下来,教室里两块拼接黑板至少擦了七八次,郭老师紧凑的课堂,大大提高了我的听课质量。”学生谢艳波感激地说到。
在郭迎福看来,课堂就是教师的舞台,想要在课堂吸引学生,身为老师就要做好导演、编剧和演员的角色,即用心准备好每一堂课的教案,设计好课堂的次重点,为吸引学生做到“唱作俱佳”。
9月28日下午18:23分,“嘟嘟——”熟悉的两声微信推送提醒。余海鹏再次拿出手机一看,“雨课堂”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显示“要及时复习,不懂多请教噢!”“知道啦老师!”余海鹏敲下这五个字,按下了发送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