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我校第二十五届“芳菲之歌”优秀女生报告会在俱乐部隆重举行。晚上7时,俱乐部场内座无虚席,千余名观众齐聚于此,共同聆听10名优秀女生的励志故事。副校长胡石其出席,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学院负责人与会。
厚积薄发,成就心中梦想
“控制早上的人才能控制人生。”为了赢得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完成自己的传媒梦想,人文学院14级新闻系的胡潇雨坚持每天都早起两个小时。当别人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呼呼大睡时,她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始学习了;就算是在外实习,她也是每天最早到达办公室工作的人。正是因为这“多”出来的两小时,才让她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以91分高分通过计算机二级,成绩名列专业前茅,有机会去到湖南卫视成为《新闻大求真》的实习导演,并成功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成为湖南大学的准研究生。
“仰望翻译的星空,脚踏实地地努力。”这是外国语学院15级英语专业的杨江婉对自己未来的规划。热爱翻译的她,渴望成为一名自信且优秀的译者。在知道自己实际翻译水平远远不够的情况下,她就把每一个长句、短句,每一个小的意群、单词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反复推敲、查找资料、翻看字典,一次翻译不好就再来一次,就这样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她的坚持得到了回报。译文受到同学们的称赞,老师请她协助校稿,带她赶赴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学术交流。她自信地说:“我一直都很努力,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一切变得毫不费力;迟早有一天,我会闪耀在属于自己的星空。”
“让有意思的事更有意义。”14级生物工程专业的毛蕾从自己做兼职,到给科大的同学提供兼职,一步步翻开了她大学创业的新篇章。事事开头难,刚开始创业时,她和团队伙伴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没有稳定的客户和合作对象,但她却从未放弃过。为不耽误工作进展,她曾忙到只能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和衣而眠,开会和处理工作到凌晨已是常事。她坚信:“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如今,她的团队成为了湖南省首家大学生自主创立的人力资源连锁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支持。
永不言弃,奏响芳菲之歌
从一名行走在数理化路上的理科女,到挥舞画笔的文艺女青年,14级工业设计专业的窦今侦在不断尝试中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锤炼设计技能,大二寒假她去到黄山学习工业设计手绘。20天,300张草图,40根笔头,每天15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她说,这段痛苦的经历她永远都不会忘记,也就是这段经历,让她破茧成蝶。无论是参加省赛还是国赛,她与团队都会废寝忘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成绩和优秀的科研竞赛经历,她获得了硕士推免资格,现已被东华大学顺利录取。
因为一场车祸,她的父母永远离开了她,坚强的她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年迈的姑姑和少不更事的妹妹。为减轻家中负担,15级艺术学院音乐系的欧婷做过家教、微商、派出所打字员、超市暑假工,除此之外,她还抓住一切能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担任艺术学院团委副书记一职、参加新生才艺大赛获得三等奖、参加职业规划大赛荣获一等奖……如今,她连续两年获得校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并在湖南省青年文化艺术节中获得银奖。这个坚强的女孩不断跨越人生路上的险流急滩、戈壁沙漠,找到了自己心中所热爱的世界。
“不怕与世界不同!”这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谢艺的写照。作为一名工科女,她酷爱舞蹈,她说:“我不想要那种循规蹈矩安安分分平平淡淡的生活。”从小学五年级接触到舞蹈后,就对舞蹈爱的一发不可收拾。即使滑倒撞到尾椎骨膝盖拉伤,痛得一星期都不能走路;即使跳舞跳得胳膊都抬不起、腰直不起、蹲也蹲不了,她也从没想过要放弃舞蹈。谢艺说,她爱编舞也爱编程,一接触到编程就几近痴迷,不可自拔。但她从未因为爱好而落下学习,在校期间,她成绩排名是年级第一,成功通过了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三所大学的研究生推免面试考核,顺利拿到了考研推免资格。
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到说吧的储备教学总监,商学院14级市场营销专业的马昕瑄用坚强铸就了更好的自己。在面对父母被病魔“突袭”、家庭背负着十几万外债的情况下,她决定背水一战,选择了一条披荆斩棘、拼搏前行的路,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旅程。从原来的占教室上课到拥有1500平方米的教学场地,从十几人的团队到如今的千人年会盛典,从一开始寥寥数名的学员到现在授课学生上万人,从几万的业绩到现在达近一千万的营业额,她用坚强与努力成就了今天的成功。
超越自我,笑傲无悔青春
“心中有梦,坚定逐梦。”是对体育学院14级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的邓玉平的完美概括。她曾立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人。她也早已记不清跑过多少个十公里,去过多少次医务室,脚上缠上过多少次绷带……一次又一次疼痛难忍的伤病并没有让她放弃自己的梦想。从各种体育竞赛的校奖、市奖到省奖、国奖,她用坚持诠释了优秀体育人的品质。如今,邓玉平已成功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她说:“研究生生活将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会带着坚定和努力充盈我的梦想之路!”
从畏惧站在台前,到站在“芳菲之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机电工程学院15级工业工程专业的戴璐祎将勇气刻在座右铭上。大一暑假,为了改变胆小的性格,她独自一人参加生存挑战夏令营。啃馒头、卖艺、睡天桥……在这场夏令营中她经历了太多突发状况,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克服了内心对于未知与陌生的恐惧。今年暑假,她开始尝试在家乡开一个暑期班,前期的宣传招生、寻找教室、安排课程等所有的事情全都由她一力承当,虽历经困难,但她凭借自己无所畏惧的信念坚持了下来。两年以来,她大胆地尝试了各类省市校级比赛,收获了多项奖励。
因为不想被人贴上“花痴、爱追星”的标签,15级人文学院研究生欧阳一荃在大四时放弃了《快乐大本营》的实习机会,转而选择了一个公益机构,她坚信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定义。两年研究生生涯里,她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学术期刊论文九篇,两次获得研究生唯实创新学术论坛校级优秀论文奖和论文一等奖,并获得2017年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三下乡优秀个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不是弱女子、不是闲人”,也撕下了别人贴给她的错误标签。她说:“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生梦想,而我的人生应该由我自己去定义、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