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记得加冰,推送记得走心”“给我一个热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伴随着每日创意满满的线上预热,5月27日下午,第四届“精英汇聚,媒你不新”湖南高校新媒体精英汇于我校立志楼B5-2拉开帷幕。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二十多家高校新媒体团队及梨视频、微博校园等新媒体大咖齐聚一堂,开启经验分享和思维的碰撞。
“梨视频旨在讲好中国故事,从发现身边小事开始,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去反映中国社会的发展。”梨视频湖南区负责人熊双以其团队运营的核心宗旨为切口,为现场观众们带来了主题为“发现身边之美,讲好校园故事”的干货分享。那么,身处校园之中,我们又应当讲些什么故事?熊双表示,在学校里,要会讲励志的学习故事、创业故事,要具有正能量,人物应当典型,同时也可以讲趣味故事、趣味活动。在他看来,受欢迎的题材一定具备正能量、易分享、话题性三个基本要素。“主题突出是校园资讯短视频的诀窍,画面好看是校园资讯短视频的追求。”在校园新媒体运营方面,熊双也向在座校媒人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一条推送如何带来微博流量的暴增?微博校园新浪湖南负责人刘奕雄一上台就抛出问题,并给出回答:“其关键在于资源的合理搭配”。随后,刘奕雄从微博流量整体介绍、微博资源整体介绍、如何正确看待资源与流量增长三个方面,系统讲解了“资源巧搭配带来微博流量暴增”这一主题。“我们需要对涨粉类、视频类、直播类、曝光类、内容推荐类资源设置不同的用户体验,并将资源投入到能够持续稳定产出校园相关优质内容、活跃校园用户粉丝、有成长潜力的账号中”。他表示,流量的暴增不等于账号内容运营完美,抛开博文内容谈资源助推、流量增长都是“耍流氓”,每一位运营主编应合理发博,保证优质的内容、积极的互动以及专注的深耕。
面对全媒体融合大环境下微信公众号红利期已过的现状,校园官微又该如何夹缝求生?对此,我校官方微信、微博运营团队——惟新网络文化工作室代表柯婷媛根据自己的运营经验,为校园官微发展支招。她认为,校园官微运营并非只是简单地发发微博,而是要从粉丝人群属性中深度挖掘,找准定位,其内容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她表示,校园官微要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能够灵活变通,做到线上线下联合推广。面对官微转型的挑战,柯婷媛说,她和团队“一直在路上”。
新媒体是趋势,也是挑战。面对用户内容重复、推送缺少特色、选题不够创意、信息传递效率低等困难,大学生通讯社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运营部代表江琳琳提出了“运用新媒体矩阵”的概念。她从逻辑、表现、认知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新媒体矩阵来“点睛”,从而达到在多个新媒体平台中脱颖而出的效果。她指出,作为校园媒体,始终秉持的理念必须是宣传正能量,同时也要关注校园热点,创作优质内容,优化制作团队,打造一个精准的新媒体矩阵。
如何走出每年内容循环的“怪圈”?校媒发声如何权衡理性与感性?校园新媒体如何把握尺度?干货分享后,与会大咖们针对如今新媒体运营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回答。随后,以“粉红色”“C位”“土”“00:00”“X”为关键词的20分钟无领导小组讨论,更是通过思维碰撞,打破了常规经验分享的“纸上谈兵”,成功点燃了现场气氛,也让大家看到了新媒体运营者们的脑洞与奇思妙想。
湖南农业大学新媒体中心微信工作室代表曾玺玺对本次精英汇主办方的用心与诚意表示赞叹,在她看来,精英汇的举办,不仅能够使高校新媒体互相交流经验,也有利于新媒体人之间的思想碰撞。看着新媒体精英汇签名墙,曾玺玺讲出了对所有新媒体人的共勉:“当你们想放弃的时候,别忘记自己当时为什么选择,别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有意义,别辜负当初自己的那份喜爱。新媒体蓬勃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所有人去追寻。”
17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四班的王怡丹在精英汇结束后惊叹道:“简直大开眼界!我也运营着自己的个人公众号,但始终存在定位不清晰的问题,浏览量也不高。今天的精英汇给了我很大启发,比如说在选题方面,我们应当及时抓住热点话题,从‘不变’里找‘变化’,不断创新!我相信,我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