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追梦系列】励志社,梦想者的加油站

作者:文\余帅璋 李叶萍 王礼凤 图\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5-05

  “人因为梦想而伟大;我要,我就能。”这是励志社21条社训中的两条,这两句话,也鼓励着社员们的追梦之旅。    
   
  励志社,就是这样一个大家因为励志和梦想而集结在一起的社团。在励志社,你看到的是一群追梦人在追梦的路上不停奔逐着的姿态,一如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着的早签和晚跑。 

  坚持:最简单也最艰难

  能源学院大一采矿四班的雷顺意是励志社的一员,现在他晚上一有空就会去足球场跑10圈,早上他也坚持五点四十左右起床、晨读。这些习惯与他在励志社的经历分不开,励志社的招新不同于其它社团,当你志愿报名加入社团后,需要经过连续21天的集训:6点10分早签、晨读、晚上晚跑3到4圈。21天,雷顺意坚持了下来。

  并非所有人能一直坚持,这21天也是励志社每年退社人数最多的时候。“励志社很好,有早签有晚跑,的确很励志。可是后来我退了,因为我加的社团较多,时间安排不下来,很累,所以就不想老早就起来,也不想去跑步了。”人文学院12级文学四班的郭慧曾在励志社待过半个学期。曾在励志社整整一年的人文学院新闻系的杨帆谈起励志社,张口便说起晚跑的情景来,他还记得有一天绕着篮球场跑了12圈,跑到最后很多人都泣不成声,但几乎所有人都坚持跑完了全程。

  从最初报名入社的五百余人到现在的180多人,留下来的社员们很多养成了规律的生活习惯。“一件事你坚持重复它21天,这件事就会变成你的习惯。”励志社现任社长梁胜才这样告诉记者。

  21天之后,成为励志社的终身社员还要经过整整一年的考验:每周平均两次早签、晨读和晚跑,偶尔有集体晚自习,一年中还有数次团训和定向越野,直至去韶山宣誓成为励志社的终身社员。励志社组织部部长李尧现在也忘怀不了站在毛主席铜像前宣誓的情景,“很神圣,小心脏激动了一下。”李尧是化学化工学院大二的学生,谈起在励志社两年里的感受,他笑着脱口就道:“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励志社的力量
    
  “励志社给你的是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你在颓废时感到力量,警觉到还有一些事情你必须去做。”李尧回想着自己的大学生涯,他庆幸自己没有像有些人一样在大学里庸碌懒散。从大一刚开学时竞选班长仅仅获得自己给自己的一票安慰,到一年后再去竞选班长获得的16票支持顺利当上班长。“坚持,团队精神”两年的励志社生活给了他很多力量。 

  “百团招新的时候我深深的被‘励志’二字所吸引,因为那时我意气风发,想在大学里充实自己。”郭慧颇有感触的说起曾在励志社的那半个学期,“它是个很好的社团,有那么一份难得的励志的氛围,那么一群共同奋斗的人。”郭慧说。 

  很多人想进励志社的初衷和郭慧一样,想着在大学里奋斗拼命“我进大学之后,心底有一股危机感。如果我在大学里不努力,四年之后进入社会,我拿什么来证明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命,所以我来到励志社。”能源学院的雷顺意希望能在励志社寻找支撑他坚强走过四年的能量。

  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讲一口流利英语的中英文双语演说家。他喜欢演讲,几乎学校所有的演讲比赛他都会去。励志社的自由演讲,他会第一个冲上台。平时听到好的讲座,他会录音,回去不断听不断摸索。“你参与了,你收获了,你成长了,你快乐了,就是成功。”雷顺意这样认识成功。

  社长梁胜才对在励志社的三年深有感触。回想大一大二时,因为励志社早签比学校早,那时宿舍区常常还没有开门,于是他就经常偷偷翻过宿舍围墙,去励志社早签晨读。他在励志社三年,也这样坚持了三年。梁胜才说:“励志社的经历其实都是很平凡的事,早签、晚跑、晨读,听起来就觉得简单枯槁,但这些都无非只是在告诉你一件事: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