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聚焦】“燕”南飞 汉语志愿者临别记
“燕南飞 望君归 努力加餐勿伤悲” 5月13号下午,11级汉语言二班在七区女生寝室外拉起了横幅。周飞燕走出寝室看到这一幕,抱住了班里的女生,靠在她的肩上哭出了声。“飞燕姐,我们以后组团去泰国看你,你要好好照顾自己。”面对14号即将飞赴泰国支教的助班,11级汉语言二班的同学纷纷送上祝福的话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燕子是春天与喜悦的意象。暮春时节,我校13名赴泰汉语志愿者和11名赴菲汉语志愿者一如南飞的燕,前往异域传播中华文化。周飞燕便是其中一员。在室友看来“目光短浅”的她,只知道当下的快乐,很少会计划未来的发展,却跌跌撞撞从考研一族中抬起头,走上汉语志愿者的道路。
态度比专业更重要
1月6日结束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周飞燕便着手申报汉语志愿者。6天之后,她接到了入选通知。“赴泰支教对一个女生来说是件挺疯狂的事情,我有了个念头就去做了。”周飞燕挺认可自己果断的性格。
通过国家汉办在武汉举行的统一选拔,周飞燕和其他12名同学在2月27日进驻华东师范大学的培训中心,接受泰国人文地理知识、对外礼仪、教学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系统培训,与她们同班的还有湖南大学研究生等“高学历专业生”。
“半路被淘汰岂不是太丢人了?不专业又如何,不就是学么?”周飞燕在大学里就是凭这股倔劲霸占专业榜首三年。泰国的课堂也不像中国的那么“规矩”,课桌摆的随心所欲,学生听课姿势也是万千不一。“一定要做的生动有趣!”周飞燕攥着拳头暗暗告诉自己。
“在上海的好处就是物流快,前一天晚上下的单,第二天中午就能到。”周飞燕网购了大量语言文化类书籍,利用午休和晚餐时间在网上搜优秀教师讲课视频,揣摩“寓教于乐”的门道所在。
试讲课前,周飞燕向多名前任志愿者了解泰国课堂真实状态,花了一夜时间将废弃物品改造成小麦克风并系上了亲手打的中国结。款款走上讲台,她以国际影星成龙的电影片段作为切入点,引入演员这个话题。马里奥·毛瑞尔、莫言、唐老鸭……周飞燕亮出中国结话筒,鼓励同学们讲出展示角色的职业,课文《我想做演员》自然被引入到课堂中。
台下的老师看着周飞燕的讲演欣慰地点头,并评价“讲得还不错,表述可以再流利些。”相比于其他对外汉语专业出生的同学被老师指出大大小小的问题,周飞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这也是能去支教的基础所在;也要多参加学生会或社团活动,可以多方面锻炼能力,让自己更好成长。最后就是放平心态,不要患得患失。”谈及学习经验时,周飞燕表示只要乐于付出,时间会证明成长。毕业典礼上,周飞燕穿上泰式传统服装和同学们跳起了民族舞,这一次,她不再是“酱油”。
唯有情难舍
“周处,帮帮忙,张志兰体检出了问题,好像不能出国了。”周飞燕因为紧张,语速过快,又重新说了一遍。
“不用急,你们先照顾好志兰。我们选派出去13个人培训,就一定会是13个人一起出国。”电话中的“周处”是我校对外联络处副处长周文革,挂掉电话,他就开始和国家汉办联系,说明情况。
张志兰和大家每天一起说说笑笑,上课逛街,却在例行体检时被告知身体状况不符合出国标准,有可能被辞退。一同在上海的13个人慌乱中想到了联系学校,寻求解决方法。南华大学附属医院接收了张志兰,很快,完美的体检单将她送回到周飞燕等12个姐妹中间。13个人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宿舍内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正是这些共同的经历让我们体会到彼此的珍贵。”周飞燕抚摸着毕业典礼的照片,轻声叹了口气,“我们13个人在泰国将会是最亲密的家人,也有了美满的全家福,可是大学班级的毕业照上的我只能是后期PS上去的了。”
5月5日下午,周飞燕成了09级汉语言专业第一个完成毕业答辩的学生。收拾行李时,总会有好友打电话来约她去散过步的球场走走,去熟悉的奶茶店回味过去。
“青春不仅是用来怀念的,更是用来珍惜的。”刚和看完电影《致青春》的周飞燕感觉之后十个月的泰国之行是对青春最好的回应,“纵使还有许多舍不得,可是我已准备好迎接我的泰国学生了。”
“泰国,我们来了!”5月13日下午,学校为13名赴泰汉语志愿者和11名赴菲汉语志愿者举行欢送会,校长刘德顺用“嫁女”来形容24名女生的远行。志愿者们述说着对母校的感谢之情,也规划起在泰国的生活,“在泰国,我们代表的就是中国人的形象、科大人的形象,我们会扮好中国文化使者这个角色。”